高血压性脑出血后D-2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阅读量:

216

作者:

赵盼

展开

摘要:

目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有着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血压性脑出血神经功能损伤的病理机制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D-二聚体(DDI)含量的测定,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浆DDI含量与时间,出血量,神经损伤恢复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在24小时内,其中男56例,女46例;年龄在40岁到88岁(63.18±11.27),入院时血压150—210/90—120mmHg.入院后,向患者家属告知该临床研究的必要性,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于入院后第2天及第14天早晨空腹抽血化验测定血浆DDI含量,并积极进行脱水,降颅压,抗感染等相关治疗,并与5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进行比较. 结果:1.将102例患者的第1天,第14天和对照组的DDI含量三组数据进行比较, HICH患者在第1天与健康对照组DDI含量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第1天比健康对照组DDI含量高.HICH患者在发病第14d与健康对照组DDI含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根据出血量不同将102例患者资料分为三组,少量出血组(10ml),中量出血组(10~30ml),大量出血组(30ml)及全部病例组四组数据进行D-二聚体水平与出血量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方差分析,P值均0.05; 3.根据神经损伤恢复程度不同将抽取的53例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DDI含量的异常率,得出P0.05; 4.对数据采用spss statistic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结论:1.HICH患者发病初期的DDI含量增高. 2.HICH患者的出血量与DDI含量成正相关线性关系. 3.HICH患者的DDI含量可以作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指标之一.

展开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年度:

2014

被引量:

2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来源学校

《皖南医学院》
2014年

引用走势

2016
被引量:1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