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乌梅丸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免疫调控机制研究

来自 知网

阅读量:

294

作者:

薛新丽

展开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以结肠溃疡形成为病理特征.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高.本病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认为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 所致,主要包括免疫,遗传,感染,及精神心理因素;其发病既有自身免疫机制的参与,也有遗传因素作为背景,感染和精神因素只是诱发因素.治疗方面,现代医 学常用氨基水杨酸类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存在易复发和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 中医将溃疡性结肠炎归属于"泄泻","痢疾"等范畴,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位在肠,多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 展开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以结肠溃疡形成为病理特征.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高.本病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认为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 所致,主要包括免疫,遗传,感染,及精神心理因素;其发病既有自身免疫机制的参与,也有遗传因素作为背景,感染和精神因素只是诱发因素.治疗方面,现代医 学常用氨基水杨酸类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存在易复发和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 中医将溃疡性结肠炎归属于"泄泻","痢疾"等范畴,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位在肠,多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毒邪为标,瘀血痰浊阻滞肠络的病理变化贯 穿疾病始终,病程日久,累及脾肾,则可见脾肾虚弱.古代经典名方-乌梅丸主治病机与本证相符,临床多年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 少,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加味乌梅丸是导师韩涛副教授依据临床经验,结合现代研究的科研成果,组成的科研处方.该中药复方经过多年临床验证,具有较好疗 效,与单纯乌梅丸相比,紧扣病机,在功效上有较大的突破. 本论文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观察加味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保护作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理密切相 关的血清IFN—r,结肠组织iNOS,P-选择素,ICAM-1作为指标,运用ELISA,免疫组化等检测技术,从整体,组织,细胞,分子水平,深入研 究加味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免疫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文献综述 上篇通过查阅,整理国内外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研究资料,从中医,西医两方面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系统的综述. 2.研究内容 2.1处方研究加味乌梅丸由《伤寒论》厥阴病篇中的乌梅丸化裁而成.根据中医理论对该处方进行分析,将其功效定位为涩肠止泻,健脾益气,调和寒热,活血止 痛.该方可用于脾虚日久,寒热错杂,瘀血阻滞引起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通过研究处方中诸药的药理学进展,进一步全面分析该处方. 2.2加味乌梅丸对TNBS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治疗作用的研究本研究复制TNBS/乙醇UC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 (SASP),加味乌梅丸低,中,高剂量组.从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结肠黏膜镜下病理形态学等方面,对加味乌梅丸的疗 效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模型组DAI与正常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模型组和治疗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SASP和加味乌梅丸均可使 DAI降低(P<0.05),尤以加味乌梅丸中剂量更明显(P<0.01).模型组的CMDI与正常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0.01):模型组和治疗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SASP和加味乌梅丸可使CMDI明显降低 (P<0.01).以上结果表明,本实验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复制成功,加味乌梅丸对TNBS/乙醇所致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2.3加味乌梅丸对TNBS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免疫机制的研究2.3.1加味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iNOS的影响模型组iNOS阳性率 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加味乌梅丸各组和SASP组iNOS阳性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以加味乌梅丸中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P<0.01). 2.3.2加味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P-选择素的影响模型组P-选择素阳性率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加味乌梅丸各组和SASP组P-选择素阳性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尤以加味乌梅丸中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 (P<0.01). 2.3.3加味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结肠组织ICAM-1的影响模型组ICAM-1阳性率明显增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加味乌梅丸各组和SASP组ICAM—l阳性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收起

展开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年度:

2008

被引量:

3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来源学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引用走势

2014
被引量:2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关于我们

百度学术集成海量学术资源,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快捷的学术服务。在这里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百度云百度翻译

联系我们

合作与服务

期刊合作 图书馆合作 下载产品手册

©2025 Baidu 百度学术声明 使用百度前必读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