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消毒副产物特性研究

来自 万方

阅读量:

328

作者:

刘文君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下列内容:1)饮用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包括AOC和BDOC)测定方法,消毒副产物卤乙酸测定方法;2)AOC,BDOC,卤乙酸,三卤甲烷,卤乙酸和三卤甲烷前体物在给水处理流程不同处理单元的去除特点;3)AOC,BDOC,卤乙酸和三卤甲烷在典型管网中德变化特点;4)消毒,消毒副产物和生物稳定性的关系和科学加氯方式的选择等.通过这些研究得出下列主要结论: 1.改进了AOC的测定方法.采用先接种P17菌然后巴氏灭菌杀灭待测水样中P17菌,再接种NOX菌的方法(先后接种法)要优于国外目前普遍采用的两种方法即分别接种法和同时接种法. 2. BDOC变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20℃条件下可以用公式BDOCt=BDOCu(1-10-0.077t)表示.根据BDOC测定动力学和饮用水在管网中的实际停留时间提出以3天的BDOC3取代国外常用的28天BDOC测定值BDOC28.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测定,得出BDOC3约为BDOC28的40%左右,能反映水中BDOC的实际含量,且有更好的适应性. 3.建立了卤乙酸的测定方法.由于采用甲醇为酯化剂,使测定过程更安全,因此本方法更适合我国国情,也更利於方法的推广. 4.预氯化对第九水厂水源水中AOC和消毒副产物均有较大影响:AOC增加了1.23~3.98倍,因此在有预氯化时即使水源水质较好也不能保证出厂水有好的生物稳定性;水源水中几乎不含卤乙酸和三卤甲烷,但预氯化后的水源水经管道输送至进厂处消毒副产物含量大幅度上升,进厂水中卤乙酸含量达19μg/L,三卤甲烷含量达30μg/L.采用合适的预氯化方式以保证饮用水水质十分必要. 5.研究了活性炭对卤乙酸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的特点.活性炭对卤乙酸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达50%以上.活性炭对AOC也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可达40%~60%,但对三卤甲烷和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去除效果有限. 6.研究得出管网水中AOC的变化是由于氯氧化和细菌消耗共同作用的结果.提出氯消毒型和氯胺消毒型水厂管网中AOC变化有不同的基本模型,根据模型提出氯胺比氯消毒在控制饮用水生物稳定性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

学位级别:

博士

被引量:

123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来源学校

清华大学

引用走势

2007
被引量:19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