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电腹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阅读量:

10

作者:

张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和探讨孙氏电腹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依据及新方向.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64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适当运动,饮食结构调整,盐酸二甲双胍(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246)250mg/次,日三次口服.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选取胰俞,肺俞,脾俞,肾俞,三阴交,太溪,丰隆,足三里,孙氏腹二区.其中孙氏腹二区予以电针(连续波0.8~1.2m A100Hz)刺激30分钟,其他穴位予以平补平泻手法刺激30分钟.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选取胰俞,肺俞,脾俞,肾俞,三阴交,太溪,丰隆,足三里,以平补平泻的手法刺激30分钟.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一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及治疗后,通过DSQL评分变化及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变化(即血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胰岛水平变化(即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指数)及肥胖指数变化(BMI,腹围数值)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即病程,性别,年龄),治疗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水平(即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指数),体重指数及腰围经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可比性.2.对两组患者的DSQL评分总分及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治疗四个维度评分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DQSL总分及生理,心理,治疗三个维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针刺疗效优于对照组.3.对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水平,肥胖指数及胰岛素水平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糖代谢水平,肥胖指数及胰岛素水平分别进行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针刺疗效优于对照组.4.临床疗效数据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有效率为65.6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T2DM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孙氏电腹针治疗T2DM和常规针刺治疗T2DM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2.观察组的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3.孙氏电腹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DQSL评分,糖代谢水平,肥胖指数及胰岛素水平,治疗T2DM疗效显著.

展开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年度:

2023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来源学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