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哨点监测吸毒人群HCV感染和分子亚型的流行病学研究

来自 知网

阅读量:

6

作者:

刘迎男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国家级艾滋病吸毒监测哨点人群调查数据分析,掌握该人群高危行为发生特点,以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相关危险因素和基因型分布特征,为自治区针对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制定更精准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及更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2022年4-6月哨点监测期内,对新进入监管场所的吸毒者按照先后顺序进行连续抽样.对抽到的吸毒者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中的调查问卷进行一对一的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高危行为信息和接受行为干预服务的情况.对HCV抗体阳性者的血浆样本利用实时荧光RT-PCR法进行HCV RNA定量检测;利用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CV基因型的检测.利用SPSS软件进行X~2检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监测吸毒人员1659例,平均年龄为(43.67±9.52)岁.其中男性,本地户籍,初中及以下学历,汉族和在婚/同居者的占比分别为98.01%,85.65%,73.54%,89.33%和46.05%.使用传统毒品,新型毒品和混合毒品的占比分别为45.87%,48.88%和5.24%;只使用海洛因624人,只使用冰毒445人.2.在吸毒人群中,高危行为(注射吸毒,共用针具和不安全性行为)存在一定比例.不同类型毒品使用人员高危行为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CV抗体阳性率为18.44%,HCV RNA阳性率为13.62%;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和乌海市HCV RNA阳性率分别为8.50%,18.58%,20.75%,2.25%和48.00%.不同盟市的HC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户籍,注射吸毒和共用针具是HCV感染的相关因素.4.共检测出了五种基因型:HCV 1b,3a,3b,2a和6a型,分别为66例,62例,54例,15例和10例.基因型的分布因年龄和民族而有所差异.汉族吸毒人员HCV主要基因型为1b,3a和3b;少数民族HCV主要基因型为3a,且占比明显高于汉族(P<0.05).5.不同盟市之间HCV基因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海以基因3a型,3b型为主,其余4个盟市均以基因1型或1型和3型为主.各基因型均以检出中,高病毒载量为主,3a型HCV RNA病毒载量存在个别极高值,且病毒载量平均值最高.结论1.内蒙古自治区哨点监测吸毒人群以男性,本地户籍,汉族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为主,在婚/同居者居多.使用新型毒品人数最多;使用最多的毒品种类是海洛因,其次是冰毒.吸毒人群注射吸毒,共用针具和不安全性行为等高危行为仍然存在.2.HCV感染率较高;乌海市HCV感染率较高.≥30岁,本地户籍,注射吸毒和共用针具吸毒人员HCV感染风险较高.3.HCV基因型分布呈多样性,以1b型为主,3a和3b型次之,2a和6a型亦可见.基因型的分布因年龄和民族而有所差异.4.不同盟市之间HCV基因型构成有显著差异;各基因型HCV病毒载量均较高,尤其要注意基因3a型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年度:

2023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来源学校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3年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关于我们

百度学术集成海量学术资源,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快捷的学术服务。在这里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百度云百度翻译

联系我们

合作与服务

期刊合作 图书馆合作 下载产品手册

©2025 Baidu 百度学术声明 使用百度前必读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