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形成机制:LDL-C代谢异常

来自 万方

阅读量:

248

作者:

杨润梅陈慧敏高南南宋鑫李金莲蔡大勇

展开

摘要:

目的建立豚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探讨其形成机制,同时与大鼠进行比较,阐明模型特点及优势.方法应用高脂饲料诱导方法,观察豚鼠和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情况.HE染色法分析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内膜炎性细胞浸润和内膜表层斑块的形成情况;酶法检测血脂,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Ox-LDL浓度,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LDL-R mRNA表达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血管内膜CD36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豚鼠模型组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与聚集增加,大量的泡沫细胞聚集形成斑块,而大鼠模型组未出现类似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机制研究表明豚鼠较大鼠易于诱发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原因主要在于豚鼠血清Ox-LDL水平明显升高,肝脏LDL-R mRNA表达下调,动脉内膜CD36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等.结论与大鼠不同,经高脂饲料诱导10周后,豚鼠可形成典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机制主要在于LDL-C代谢异常.

展开

DOI:

10.3969/j.issn.1005-4847.2011.03.013

被引量:

36

年份:

2011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走势

2012
被引量:8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