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对腹腔镜胃肠手术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阅读量:

106

作者:

郭飞鹤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胃肠手术血流动力学和苏醒质量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80例40~60岁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0例,分别为:异丙酚组(P组),七氟烷组(S组),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组(PD组)及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组(SD组).麻醉诱导前给药:PD组,SD组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起始给予1μg/kg负荷剂量,10分钟后以0.4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P组,S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右美托咪定以相同方法泵注维持至手术结束.麻醉诱导:各组均给予丙泊酚1~1.5mg/kg,芬太尼2~4μg,维库溴铵0.1~0.15mg/kg.麻醉维持:在熵指数(Entropy)的指导下分别调整P组,PD组丙泊酚和S组,SD组七氟烷剂量,使熵指数(RE,SE)维持于40~60,RE-SE≤5.监测各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T2),手术开始后30min(T3)及手术结束(T4)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及熵指数指标变化.记录停麻醉药后各组熵指数从60分别上升至70,80,90数值所需时间,记录停止肌松药至患者出现自主呼吸,睁眼,握拳,拔管所需时间.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及Ramsay标准评估拔管后疼痛与镇静状况,统计术中各组异丙酚,七氟烷平均维持剂量. 结果: 血流动力学:与T0时间点比较,各组SBP,DBP在T1时间点均显著下降(P<0.05),而PD组,SD组SBP,DBP降低幅度要小于P组,S组(P<0.05);在T2,T3时间点,S组,SD组SBP,DBP水平显著要低于P组,PD组(P<0.05);而在T4时间点,S组SBP,DBP较其他各组有显著升高(P<0.05).PD组,SD组输注右美托咪定后HR较T0时间点有显著下降(均P<0.05),而PD组与SD组在T1~T4各时间点心率水平均低于P组,S组(P<0.05). 苏醒:停麻醉药后,PD组患者熵指数从60分别恢复至70,80,90最慢,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肌松药后,各组患者出现自主呼吸,睁眼,握拳,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镇镇静,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D组,SD组均高于P组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PD组,SD组均低于P组,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麻醉药物平均维持剂量:术中PD组丙泊酚平均维持剂量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组七氟烷平均维持剂量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呈剂量依赖性影响血压;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血压控制效果较丙泊酚更佳,且血流动力学平稳;右美托咪定存在致心动过缓问题,尤其是与瑞芬太尼复合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可延长患者苏醒期脑电恢复,可能会延迟患者苏醒;右美托咪定对肌松恢复没有影响;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术后镇静,镇痛效果更佳,且节约麻醉药物使用量.

展开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年度:

2014

被引量:

4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来源学校

《南昌大学》
2014年

引用走势

2017
被引量:2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