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糖尿病肾虚证分布及基因表达谱研究
摘要:
目的: 1.通过对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病证结合调查,分析其具体症状因子在T2DM人群中的分布与规律,进一步确定了肾虚证的症状因子在该病上的聚类特征,有利于中医辨证理论细化分型的客观化; 2.基于基因表达谱技术筛选总共12例典型"肾虚-非肾虚","肾虚-健康平人""非肾虚-健康平人"样本,分析探讨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PCR验证,从基因表达分子水平初步探讨肾虚证糖尿病的分子机制变化. 3.对表达谱芯片数据进一步分析查询,得到肾虚证糖尿病患者在物质代谢和免疫反应系统等方面的的异常表达通路,初步得出糖尿病患者在"表象"(生理机能异常)下的"内藏"原因. 方法: 1.宏观糖尿病人群的病证结合研究:利用肾虚证辨证因子及等级量化表对Ⅱ型糖尿病人群面对面进行病证结合调查,寻找量表初步判定为肾虚证的糖尿病人群,采用数据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处理方法,结合临床病历,探讨分析肾虚证糖尿病人群的各类肾虚症状因子的分布特征. 2.微观表达谱芯片异常表达基因的筛选:采用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对筛选的12例样本分3组对比,进行基因表达谱试验,使用KEGG,SOURCE,GO等开放数据库筛选糖尿病肾虚证异常基因表达及相关通路. 3.对表达谱芯片分析结果的PCR验证:通过筛选出的表达谱芯片异常表达基因,采用PCR方法进一步验证分析结果. 结果: 1.通过制定肾虚证辨证因子及等级量化表评分标准,对78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判定为肾虚证型,进一步对量表数据采用症状聚类,因子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各类症状因子聚类后在肾虚证型糖尿病人群中分布的集中态势,与中医四诊辨证判别证型有一致性,说明该量表用于初步辨证肾虚证型有一定的可行性. 2.肾虚证,非肾虚证糖尿病及正常健康人表达谱芯片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样本两两比较分别筛选出异常表达的差异基因,在GO,KEGG等基因研究数据平台分析中找到了涉及的异常表达通路.其中糖尿病肾虚证差异表达通路为白细胞内皮迁移过程,溶酶体作用通路及细胞的紧密连接作用通路. 3.表达谱芯片分析筛选出3条候选基因SMURF1,RUNX1T1,CTNNB1,用于PCR验证,与表达谱芯片结果相比差异均不显著:SMURF1,RUNX1T1,CTNNB1基因在肾虚证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高于非肾虚组,但基因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 1."肾为先天之本"的藏象学说认为肾虚证是糖尿病演变过程中的基础证型,整合分析糖尿病肾虚证型调查量表结果数据,肾虚证可深入细化分型,挟兼证使得证候繁杂多样. 2.糖尿病肾虚证的量表调查初步体现了临床主观辨证与量表客观辨证结果有一致性,具体量表因子还须进一步完善,增加其容量,细化分型,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中医证候与病症结合研究. 3.糖尿病肾虚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在于涉及代谢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多条差异通路,提示糖尿病肾虚证可能机理为组织细胞功能的减退,在能量传递,物质交换,信号转导等方面受到影响. 4.表达谱芯片的差异基因分析及候选基因验证结果基本一致,初步提示Ⅱ型糖尿病肾虚证有其密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及调控基因,具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展开
被引量:
年份:
2012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辅助模式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