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鲇头肾和肾的结构与发育研究

阅读量:

173

作者:

岳兴建

展开

摘要:

2001年3至2002年3月,应用解剖学,组织学,组织化学,电镜技术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头肾及肾的大体形态和组织结构,超微结构,发育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 南方鲇头肾与肾间隔明显,左右头肾不相连.肾前部分离,中后部相连,有两条肾索,属于硬骨鱼类5种肾外形中的Ⅱ—B型.肾背侧中后部有2~9个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的斯坦尼斯小体. 成鱼肾的组织由肾单位,集合管,中肾管及拟淋巴组织,斯坦尼斯小体的内分泌细胞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肾小管,弥散分布于肾组织,在前中后三部分中数目分别为3.8个/mm~2,3.4个/mm~2,2.6个/mm~2.肾小体单个分布,少有相邻,直径平均66.5μm,为典型淡水鱼类肾小体.肾小球毛细血管为有孔型,基膜丰富,其间有系膜细胞联系.肾小囊是由双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的囊状结构,内层为足细胞,足突与肾小球毛细血管紧贴并形成滤过孔.肾小管分化为颈段(NS),第一近端小管(PI),第二近端小管(PⅡ),远端小管(DS),集合小管(CS),上皮单层,有基膜.除颈段外的各段上皮均有大量游走细胞.NS为立方上皮.PⅠ,PⅡ段细胞柱状有丰富的纹状缘.在PD段,细胞顶部有明显PAS阳性带,电镜观察为含粗面内质网,电子致密物质.DS,CS为立方上皮,线粒体丰富,质膜具有内褶,具强烈Na~+重吸收功能.各级收集管汇成中肾管. 肾拟淋巴组织粒细胞等的发育场所,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黑色素巨噬细胞,粒细胞,红细胞等6种细胞.粒细胞的发育经过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成熟粒细胞几个时期.斯坦尼斯小体腺泡呈索状,腺细胞为PAS阴性的t_2细胞. 头肾组织包括淋巴细胞聚集区,粒细胞聚集区,内分泌组织区.淋巴区细胞染色深,紧密聚集成网状结构,包括大,小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黑色素巨噬细胞,红细胞等.粒细胞区域狭窄,染色浅,主要为粒细胞聚集.内分泌组织区域细胞大型,染色极浅,包括肾间组织细胞,肾上组织细胞.肾间组织细胞有丰富线粒体,大量的高尔基体及一些分泌颗粒.肾上组织细胞主要分布于后主静脉及其分支的周围,静脉壁中.细胞中有密集的高尔基小泡,有的含有电子致密度高的分泌颗粒. 前肾的发生是在受精后31h15min,肌节18对时开始(21±0.5℃).前肾到头 岳兴建:而方站公时和呀的治构杠友育研由 肾的发生,发育过程可分为生肾原基分化期,前肾沼形成期,前肾房形成期,前肾球 形成期,间充质细胞的迁入,增值期,头肾形成期.前肾仅有2个肾单位,在出膜后 24h,体长6.Zmm,才开始形成.出膜后62h,体长9刀mm以后,血管球达到80pm 以上,开始行使功能,间充质细胞也开始迁入前肾.出膜 19d,前肾单位开始解体. 出膜后56d,头肾形成. 中肾的发生始于出膜后24h,其发生,发育包括间充质细胞聚集,中肾小泡出现, 肾小管芽形成,肾小体发生,初级肾单位形成,初级肾单位成熟及第二,三级肾单位 发生等时期.出膜后 19天,前肾解体时,第一代中肾单位才开始行使功能.19d~3 月龄幼鱼中'肾中有大量间充质细胞,包括分化前期,分化期,发育期,成熟期的中肾 单位,具有区别于成鱼肾组织的明显特点,尤其P;上皮细胞具有大型PAS阳性颗粒, 是由于肾单位发育不完善,血管球有较大的通透性所致.3月龄~2龄个体肾中仍有 大量发育的肾单位.

展开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年度:

2002

被引量:

19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来源学校

《西南师范大学》
2002年

研究点推荐

引用走势

2007
被引量:7

站内活动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关于我们

百度学术集成海量学术资源,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快捷的学术服务。在这里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百度云百度翻译

联系我们

合作与服务

期刊合作 图书馆合作 下载产品手册

©2025 Baidu 百度学术声明 使用百度前必读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