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调节B7—H3表达的研究

来自 万方

阅读量:

105

作者:

刘杰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 近15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可直接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明确影响免疫系统状态关键分子,不仅可丰富肿瘤发生的理论基础,还可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所以,寻找和研究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免疫系统功能性分子已成为目前肿瘤免疫领域研究的热点. 目前认为,免疫逃逸是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肿瘤细胞通过表达抑制性分子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越来越受到重视.免疫球蛋白样转录子(Immunoglobulin-like transcript, ILT)4(又称为LILRB2,MIR10,LIR-2, CD85d)是ILT家族中的一员,因其蛋白胞外区含有4个免疫球蛋白区,所以又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其胞内区为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的长胞质尾部,可募集含SH2结构的酪氨酸磷酸激酶SHP-1和SHP-2发挥细胞外信号向细胞内传递的作用,因而被认为是一种免疫抑制性受体.以往的研究已证实,ILT4主要表达于树突状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上,在维持母胎免疫耐受,炎症和移植耐受方面发挥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 迄今为止,对ILT4及同类分子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知之甚少,其在肿瘤细胞上表达的作用及机制更不清楚.初步研究发现ILT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ILT2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高表达,ILT3,ILT4在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中的恶性B细胞上高表达,且ILT3与淋巴组织中恶性B细胞的浸润有关.ILT3在胃癌细胞和产蛋雌鸡的自发性卵巢癌细胞中高表达,且与癌症进展密切相关,但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和机制尚不明确. 树突状细胞(DC)与CD8+Ts细胞共培养后发现其表面ILT4的表达增高,共刺激分子B7-1(CD80),B7-2(CD86)的表达减少,刺激CD4+Th细胞活化,增殖的能力减弱.无独有偶,在敲除小鼠同源性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PIRB的巨噬细胞中发现,NF-κB途径被活化,其下游分子B7-1,B7-2表达增高,上述研究表明在抗原递呈细胞中ILT4可通过某个信号途径下调B7家族共刺激分子B7-1和B7-2,减弱T细胞活化所需的第2信号.B7-H3是B7共刺激分子家族中的一员,最初被认定为共刺激分子,然而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它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可以抑制T细胞活化,促进肿瘤进展.研究发现B7-H3在乳腺癌细胞上高表达,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ILT4也可高表达于乳腺癌,同时也发现ILT4和B7-H3可共同表达于乳腺癌细胞上.那么乳腺癌中ILT4和B7-H3的表达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在乳腺癌细胞中ILT4是否可以调节B7-H3的表达?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免疫组化检测117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ILT4和B7-H3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及IL-10的相关性,特别是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乳腺癌细胞株中ILT4及B7-H3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在体外通过基因转染和shRNA干扰两种技术使ILT4过表达或ILT4基因沉默,检测ILT4对乳腺癌细胞中B7-H3的调节作用,以期探讨ILT4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研究方法 1.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ILT4,B7-H3及IL-10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检测CD45RO的表达,并计数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的数量. 2.pEZ-ILT4质粒瞬时转染SK-BR-3细胞株,使ILT4过表达.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该细胞株中B7-H3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 3.PGPU6-shILT4质粒瞬时转染MDA-MB-231细胞株,使ILT4基因沉默.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该细胞株中B7-H3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 4.采用SPSS统计学分析软件15.0进行统计学分析,认为p0.05有显著性差异.乳腺癌组织ILT4,B7-H3及IL-10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采用chi-square检验.ILT4,B7-H3与IL-10的相关性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用Spearman相关分析.TILs的数量用x±s表示,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不配对t检验.乳腺癌细胞株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以x±s表示,两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1.ILT4在人乳腺癌组织及转移的腋窝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ILT4可表达在胞浆,胞膜上或二者均表达,而在周围正常的乳腺组织中不表达.在117例乳腺癌标本中,71例表达ILT4(60.7%).形态学上也发现ILT4可表达于肿瘤间质中的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浆细胞上.在转移的腋窝淋巴结中,72枚(74.2%)转移淋巴结中癌细胞上表达ILT4.ILT4表达在胞浆,胞膜上或二者均表达;其对应的原发肿瘤组织均有ILT4表达,在25枚ILT4表达阴性的转移淋巴结中,24枚相应的原发肿瘤组织ILT4表达为阴性,另一枚相应的原发肿瘤组织中ILT4的表达强度为10-40%.同时在转移淋巴结的间质细胞上也发现ILT4的阳性表达.乳腺癌组织中ILT4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46),与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肿瘤学分期,分化程度及受体表达情况均无明显的相关性. 2.B7-H3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在117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106例(90.6%)表达B7-H3.B7-H3主要表达于胞浆,胞膜或二者同时表达,而在间质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不表达.B7-H3的阳性表达率与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受体表达情况均无关,而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值分别为0.018和0.011). 3.乳腺癌细胞中ILT4与B7-H3表达的相关性 ILT4和B7-H3均在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本研究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R=0.41;p0.01). 4.乳腺癌细胞中ILT4及B7-H3的表达与IL-10表达的相关性 IL-10主要表达在乳腺癌细胞胞浆中,为弥漫性,棕黄色颗粒.形态学发现IL-10也可表达在肿瘤间质内淋巴细胞上.IL-10在乳腺癌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34%(94/117).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而与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受体表达情况均无明显的相关性.ILT4及B7-H3的表达与1L-10的表达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分别为:0.577和0.545,p值均0.01). 5.乳腺癌细胞中ILT4及B7-H3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的相关性 ILT4阳性表达组中TILs的数量为26.71±11.85,明显低于ILT4阴性表达组:33.58±13.73,p=0.004.B7-H3阳性表达组中TILs的数量为27.41±11.17,而阴性表达组中的数量为33.71±12.57,同样有显著性差异,p=0.005.IL-10阳性表达组及阴性表达组中TILs的数量分别为:27.65±12.91和34.80±14.49,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8. 6.ILT4和B7-H3在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发现,ILT4和B7-H3mRNA及蛋白在MDA-MB-453,MDA-MB-231,MCF-7和SK-BR-3等4株乳腺癌细胞株中均有表达.本研究选用SK-BR-3细胞株作为后续过表达ILT4的实验细胞株,而MDA-MB-231细胞株作为后续shRNA干扰的实验细胞株. 7. pEZ-ILT4质粒鉴定 通过SpeI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双酶切方法和测序鉴定pEZ-ILT4质粒,结果显示目的片段完全符合. 8. pGPU6-shILT4质粒的筛选 4组pGPU6-shILT4质粒瞬时转染MDA-MB-231细胞株,48小时后,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其ILT4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4个干扰组ILT4的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下调,p值均小于0.01;尤以pGPU6-shILT4-853组下调明显,p0.001.将pGPU6-shILT4-853定义为pGPU6-shILT4用于后续实验. 9. pEZ-ILT4瞬时转染SK-BR-3细胞株后上调B7-H3mRNA和蛋白的表达 ILT4过表达组中B7-H3的mRNA相对表达量(146.7±15.28)%明显高于对照组(74.2±4.01)%,p=0.001.ILT4过表达组及对照组中B7-H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6.4±10.1)%和(70.9±4.95)%,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01. 10. pGPU6-shILT4瞬时转染MDA-MB-231细胞株后下调B7-H3mRNA和蛋白的表达 ILT4干扰组中B7-H3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54.3±3.9)%明显低于对照组(78.2±6.1)%,p=0.005.ILT4干扰组及对照组中B7-H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4.1±4.2)%,(62±4.6)%,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08. 结论 1.ILT4分子高表达于肿瘤组织和转移的淋巴结组织,而不表达于正常乳腺组织,且原发肿瘤组织中ILT4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ILT4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乳腺癌组织中1LT4与IL-10的表达明显正相关,与TILs数量明显负相关,表明在乳腺癌中ILT4和/或IL-10的表达抑制了TILs的活化和增殖,促进了TILs的凋亡,改变了肿瘤微环境,逃避免疫攻击,促进了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2.乳腺癌组织中B7-H3和IL-10的表达明显正相关,且与TILs数量负

展开

学位级别:

博士

学位年度:

2013

DOI:

10.7666/d.Y2331149

被引量:

2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来源学校

山东大学
2013年

站内活动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关于我们

百度学术集成海量学术资源,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快捷的学术服务。在这里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百度云百度翻译

联系我们

合作与服务

期刊合作 图书馆合作 下载产品手册

©2025 Baidu 百度学术声明 使用百度前必读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