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化学成分研究

来自 知网

阅读量:

609

作者:

莫顺燕杨永春石建功

展开

摘要:

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DC.ex Fr.)Quel又名桑黄,属于木层孔菌属(针层孔属)真菌.该真菌寄生于杨、桦、栎树等树干上,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等地区均有分布.作为药用真菌的一种,桑黄在我国传统医药中主要用于治疗血淋、脐腹涩痛、脱肛泻血不止、妇人劳损及瘰疬溃烂等症[1].有关桑黄成分的前期研究表明该真菌中含有黑色素(melanin)[2]、甾体和萜类成分,包括麦角甾醇、芳樟醇和三萜酸,以及脂肪酸类、落叶松蕈酸和芳香酸等.本实验对桑黄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了较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并通过1D、2D、NMR、IR和MS方法鉴定了结构,分别为6-(3,4-二羟苯基)-3,5-己二烯-2-酮(Ⅰ)、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Ⅱ)、原儿茶醛(Ⅲ)、丁香酸(Ⅳ)、原儿茶酸(Ⅴ)、咖啡酸(Ⅵ)、异麦角甾酮(Ⅶ)和阿魏酸二十八醇酯(Ⅷ).除化合物Ⅶ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针层孔属真菌中发现.

展开

DOI:

CNKI:SUN:ZCYO.0.2004-10-005

被引量:

268

年份:

2004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来源期刊

研究点推荐

引用走势

2007
被引量:37

站内活动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关于我们

百度学术集成海量学术资源,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快捷的学术服务。在这里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百度云百度翻译

联系我们

合作与服务

期刊合作 图书馆合作 下载产品手册

©2025 Baidu 百度学术声明 使用百度前必读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