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DF/SiO_2复合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阅读量:

77

作者:

王文强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重金属废水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生活和健康。去除重金属离子的传统方法如化学沉淀法、膜滤法、吸附法等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吸附法由于操作简便,成本低,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优良的方法,但由于吸附剂存在吸附容量不稳定,再生效率较低等方面的不足,限制了其应用。介孔二氧化硅由于其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表面易于修饰等优点作为新型吸附剂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介孔二氧化硅通常以颗粒的形式存在,这导致其在吸附过程中易堆积团聚,并且易流失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将介孔二氧化硅固定,将是研究的重点。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耐氧化,机械性能强,易于成膜等优点,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膜材料。但是由于纯PVDF膜的亲水性差,本身不具有活性位点,因此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量极小,影响了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近年来,研究者通过在PVDF膜中引入官能基团如氨基、巯基、羟基等基团,成功实现了 PVDF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本课题首先采用水热合成法将功能基团引入介孔二氧化硅硅球上,制备了功能化的介孔二氧化硅,然后分别采用共混和共聚方法,将硅球固定在PVDF膜上,分别制得两种PVDF/Si02复合膜。对所制备的复合膜分别通过FTIR、SEM、BET、TG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其结构与物理特性。重金属离子吸附研究结果证明两种复合膜对重金属离子Pb2+和Cu2+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其中PVDF/IIMS(Pb)杂化膜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量在较低pH下,随着pH值增大而增大,在pH为6时,达到最大;当pH值达到7时,吸附量反而降低。吸附量均随着溶液体积、时间、初始浓度的增加,先增大,然后趋于平衡。PVDF/铜离子印迹介孔二氧化硅杂化膜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量在较低pH下,随着pH值增大而增大,在pH为5.5时,达到最大;当pH值达到6时,吸附量反而降低。吸附量均随着溶液体积、时间、初始浓度的增加,先增大,然后趋于平衡。五次再生试验显示,两种复合膜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能。

展开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来源学校

天津工业大学

站内活动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关于我们

百度学术集成海量学术资源,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快捷的学术服务。在这里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百度云百度翻译

联系我们

合作与服务

期刊合作 图书馆合作 下载产品手册

©2025 Baidu 百度学术声明 使用百度前必读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