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vivin和Caspase--3在外阴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自 万方

阅读量:

71

作者:

倪雯

展开

摘要:

目的 1.研究Survivin蛋白和Caspase-3蛋白在外阴鳞状细胞癌,外阴上皮内瘤变,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及正常外阴上皮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并分析其意义. 2.研究外阴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患者年龄之间的关系. 3.探讨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在外阴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1.收集2004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和山东省立医院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外阴鳞状细胞癌病例36例为实验组(其中高分化外阴鳞癌21例,中分化外阴鳞癌7例,低分化外阴鳞癌8例;根据2009年FIGO标准进行临床分期,Ⅰ期至Ⅱ期病例23例,Ⅲ期至Ⅳ期病例13例;病人年龄为47至78岁,中位年龄58岁);对照组选取同期门诊送检并经病理证实的外阴上皮内瘤变病例3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0例(15例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和15例外阴硬化性苔藓)以及因外阴外伤,外阴撕裂伤等原因行手术而切除的正常外阴皮肤组织15例.以上病例采集标本前均未经放疗,化疗. 2.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法)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判定方法:Survivin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少量出现在细胞核,以细胞浆出现黄色或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染色,而Caspase-3蛋白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以细胞浆或细胞核内出现黄色或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染色.采用Fromowitz半定量分级法,在高倍镜视野为×40下计数每张片子,根据阳性细胞数和细胞内颗粒的着色深度对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进行判断评分,具体方法为:在高倍镜视野为×40下每张片子随机选取10个视野,在每个视野内计数100细胞,计数其中阳性表达的细胞个数,然后计算这个视野的阳性率,依照此法获得每个视野的阳性率,最后这10个视野的阳性率平均值就是这张片子的阳性细胞百分数,然后依照下列方法计分:(1)阳性表达细胞﹤10%,O分,(2)阳性表达细胞数10~25%,1分,(3)阳性表达细胞数,26~50%,2分,(4)阳性表达细胞数51~80%,3分,(5)阳性表达细胞数大于80%,4分;阳性表达细胞内颗粒的着色深度,即细胞染色强度的计分方法如下:基本不着色为O分,浅黄色为1分,黄色为2分,棕黄色为3分,最后两者得分相乘,0分为阴性(-),1~4分为弱阳性(+),5~8分为阳性(++),9~12分为强阳性(+++). 3.统计学方法:因外阴上皮内瘤变组病例只有3例,例数过少,不足以进行统计学分析,所以将此组数据剔除后,只对剩余3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行×列表的χ2检验,两变量间的相关性用Spearman等级资料相关分析,在α=0.05的水平上,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Survivin蛋白在外阴鳞状细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6.67%,在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组的阳性表达率为26.67%,外阴硬化性苔藓组33.33%,在正常外阴上皮组全部阴性表达.外阴鳞状细胞癌组的阳性率与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组和外阴硬化性苔藓组阳性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阴鳞状细胞癌组的阳性率与正常外阴上皮组的阳性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与正常外阴上皮组的阳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与硬化性苔藓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 2.在外阴鳞状细胞癌组中, Survivin蛋白在Ⅰ至Ⅱ期阳性表达率为52.17%,在Ⅲ至Ⅳ期阳性表达率为92.3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外阴鳞癌的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高;Survivin蛋白在高分化外阴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38%,中分化为71.43%,低分化为100%,高分化与中低分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外阴鳞癌的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降低;患者年龄小于58岁病例中, Survivin蛋白阳性率为61.11%,年龄大于,等于58岁的病例中,Survivin蛋白阳性率为72.22%,二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外阴鳞癌患者的年龄无关. 3. Caspase-3蛋白在外阴鳞状细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30.56%,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的阳性表达率为86.67%,在正常外阴上皮组为93.33%.外阴鳞癌组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正常外阴上皮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组与正常外阴上皮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在外阴鳞状细胞癌组中, Caspase-3蛋白在Ⅰ至Ⅱ期阳性表达率为43.48%,Ⅲ至Ⅳ期阳性表达率7.69%,两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外阴鳞癌的临床分期无关;Caspase-3蛋白在高分化外阴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62%,中分化为14.29%,低分化无阳性表达,比较高分化与中低分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外阴鳞癌的病理分级增加而增高;患者年龄小于58岁病例中,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8.89%,大于,等于58岁的病例中,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2.22%,二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外阴鳞癌患者的年龄无关. 5.在外阴鳞状细胞癌病例组中,Survivin蛋白和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361,P=0.002. 结论 1. Survivin蛋白在外阴鳞癌中高表达且与其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密切相关,提示Survivin蛋白的增高破坏了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的凋亡平衡,促进其异常增生及恶变,导致了外阴鳞癌的发生与进展. 2. Caspase-3蛋白在外阴鳞癌中低表达,且与其病理分级关系密切.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下调导致细胞凋亡途径受阻,异常增殖及恶变的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引发了癌变. 3. Survivin蛋白与Caspase-3蛋白在外阴鳞癌中的表达为负相关,提示Survivin可以通过抑制Caspase-3来阻滞正常的细胞凋亡,两者共同作用促进外阴鳞癌的发生.

展开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年度:

2013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来源学校

《泰山医学院》
2013年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