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复合麻醉时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雷米芬太尼的量效关系

作者:

李艳王保国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麻醉时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雷米芬太尼的量效关系.方法择期额颞部开颅手术患者15例,先行靶控输注(TCI)丙泊酚,设定效应室靶浓度为3μg/ml,维持PETCO2为35-45mm Hg,待达到丙泊酚靶浓度后开始TCI雷米芬太尼,设定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2,3,4,5,6,7,8ng/ml,雷米芬太尼达不同效应室浓度时给予50mA,50Hz,5s强直电刺激,记录电刺激前后BP,HR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结果随着雷米芬太尼效应室浓度的增加,BP逐渐降低,HR逐渐减慢(P〈0.05或P〈0.01);强直电刺激后BP升高幅度,HR加快幅度也逐渐降低(P〈0.05或P〈0.01).雷米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达(5.13±0.92)ng/ml时,强直电刺激后MAP升高幅度〈5%,95%可信区间为3.33~6.93ng/ml.与基础值比较,随着雷米芬太尼的效应室浓度逐渐增加,BIS逐渐降低(P〈0.01),电刺激前后BIS无明显变化.结论随雷米芬太尼效应室浓度的增加,镇痛强度逐渐增强,电刺激-循环反应逐渐减弱;雷米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大于(5,13±0.92)ng/ml时,95%可信区间为3.33~6.93ng/ml,50mA强直电刺激-循环反应变化不再明显.

展开

DOI:

CNKI:SUN:LCMZ.0.2009-03-012

被引量:

39

年份:

2009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走势

2013
被引量:16

站内活动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关于我们

百度学术集成海量学术资源,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快捷的学术服务。在这里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百度云百度翻译

联系我们

合作与服务

期刊合作 图书馆合作 下载产品手册

©2025 Baidu 百度学术声明 使用百度前必读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