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女性的苦难,觉醒和希望——从妇女主义的视野解读《宠儿》

来自 知网

阅读量:

91

作者:

马旭辉

展开

摘要: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创作的硕果累累,她的名字在美国的文学界家喻户晓。自发表第一部小说起,她就一直关注着黑人女性的生存境遇及精神状况,不仅全部小说都以她们为描述中心,而且始终孜孜不倦地探索着黑人妇女的解放之道。本文以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出现的众多黑人女性形象为例,从妇女主义的角度入手,力图对此做一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 论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托妮·莫里森和她的作品《宠儿》,女性主义和妇女主义的不同和联系以及托妮·莫里森的妇女主义观点。第二章主要分析和黑人女性在阶级,种族,性别压迫下的苦难生活,并指出正是这些压迫最终导致了杀婴惨剧的发生。第三章通过对贝比·萨格斯,塞丝和丹芙的人物分析,探讨了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第四章探讨了建立一个全新的妇女主义社会才是黑人女性的希望。并指出要实现这一目标,第一步要重建黑人自己的文化,第二步是要反抗压迫,寻求自我,第三步是尽力获得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妇女主义社会,黑人女性才能得到彻底解放。 在结论中再次阐明了。只有勇于面对,重新审视,重新构建历史,黑人才能真正的找回自我,真正的走出压迫的阴影,团结一致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和发展。

展开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年度:

2011

DOI:

10.7666/d.y2025790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来源学校

《河北师范大学》
2011年

站内活动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关于我们

百度学术集成海量学术资源,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快捷的学术服务。在这里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百度云百度翻译

联系我们

合作与服务

期刊合作 图书馆合作 下载产品手册

©2025 Baidu 百度学术声明 使用百度前必读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