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7 MCM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和治疗中的作用
摘要: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成人淋巴瘤发病率的30%~40%.由于受预后危险因素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不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很大.DLBCL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仅40%~45%的患者可经CHOP方案治愈,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临床工作中发现IPI评分不能准确预测DLBCL患者的预后,所以急需找到能反映其生物学行为的特异性分子指标来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并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CDC7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最早在酵母中发现,与DNA复制有关.人CDC7通过磷酸化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来启动DNA的复制.许多恶性肿瘤细胞中存在CDC7的高表达,包括DLBCL.CDC7高表达是DLBCL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之一,可作为DLBCL的特异性预后指标指导患者预后;靶向抑制CDC7基因通路可以诱导DLBCL细胞的凋亡,与美罗华联合有协同增效作用.CDC7和MCM2在指导DLBCL的预后及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CDC7基因通路可以成为治疗DLBCL患者的新的治疗靶点.CDC7抑制剂与美罗华联合可以有效提高难治性DLBCL患者的疗效.
展开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3.11.015
被引量:
年份:
2013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辅助模式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