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热动力学研究附子,干姜不同配伍层次组合的寒热药性/属性差异
摘要:
"附子无干姜不热"语出于《证治要诀》.附子配伍干姜,可增强回阳之力,使效力持久,干姜配伍附子,可助长散寒之功,显效更速.附子干姜配伍为中医药古今临床应用频率很高的药对.那么,"附子无干姜不热"究竟是否客观存在?其作用机制和现代科学内涵是什么?本论文在中医药和生物热力学理论的双重指导下,以冷热板示差法和微量量热法为手段,考察了附子干姜及其不同配伍层次组合的寒热属性差异,以期基于热动力学方法来表征"附子无干姜不热"的客观真实性,并阐释其可能的物质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整体动物温度趋向行为学研究:采用冷热板示差法,考察附子干姜及其不同配伍层次组合对正常和寒性体质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高温区停留比例明显升高(P0.01),表现出明显的趋热性;附子+干姜,附子生物碱,干姜挥发油,附子生物碱+干姜挥发油给药组小鼠的高温区停留比例明显降低,(P0.05或P0.01),趋寒性增强,反应出药物的热性特征.同时,附子+干姜,附子生物碱+干姜挥发油给药组小鼠的饮水量,呼吸耗氧量及ATP酶活力,总抗氧化活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与空白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 (2)微观生物热动力学研究:采用微量量热法,建立模式生物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在附子干姜不同配伍层次组合作用下的热谱图,解析其参数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总产热量Q为主要考察指标.结果显示:附子+干姜和附子生物碱+干姜挥发油给药组大肠杆菌的总产热量Q与未给药组比显著升高(P0.01). 本文以生物热动力学方法为研究手段,分别从宏观整体动物温度趋向行为学和微观微生物水平不同层面,探究了附子,干姜不同配伍层次组合的寒热药性/属性差异,初步阐释了"附子无干姜不热"的客观真实性,明确了附子生物碱和干姜挥发油可能为附子干姜配伍的作用物质基础.
展开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年度:
2014
被引量: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辅助模式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