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阅读量:

133

作者:

彭坤

展开

摘要:

本文为了从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中寻找结构新颖的活性化合物,对三株海洋放线菌进行20 L的大规模发酵培养,利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色谱,制备薄层色谱PTLC,中压制备色谱MPLC),对发酵粗提物进行系统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综合分析各化合物的波谱数据(1D和2D-NMR,MS等)及其理化性质,最终确定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1.从菌株Streptomyce sp.SCSIO10355的发酵液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个新骨架化合物(1R,2R,4S,5S,8S,10S)-4,9,9,10-四甲基-2,5,10-三羟基三环[6.2.1.01,5]十一烷(1),活性测试显示该化合物对RAW264.7巨噬细胞中LPS脂多糖诱导的细胞炎症因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从菌株Micrococcus sp.R21的发酵液萃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苯基乙酸(2),邻羟基苯甲酸(3),环(D-脯-L-亮)二肽(4),苯二酸二正丁基酯(5),N-β-乙酰色胺酸(6),环(L-脯-L-丙)二肽(7),环(4-羟基-L-脯-L-亮)二肽(8)和环(L-脯-L-甘)二肽(9).3.从菌株ActiNomadura sp.4388的发酵液萃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Z,6E)-1-N-甲基-3-苯亚甲基-6-亚异丁基-2,5-二酮哌嗪(10),(3Z,6E)-1-N-甲基-3-苯亚甲基-6-(2S-甲基-3-羟亚异丙基)-2,5-二酮哌嗪(11),二羧酸吡咯(12),2,4,4a,8-四氢-2,6,8-三甲基-4a-(2-氧代丙基)嘧啶并[5,4-e]-1,2,4-三嗪-3,5,7(6H)-三酮(13),2,5,7-三甲基-2,7-二氢-5H-咪唑并[4,5-e]-1,2,4-三嗪-3,6-二酮(14),环(4-羟基-L-脯-L-苯丙)二肽(15)和环(甘-L-亮)二肽(16).本论文从三株海洋放线菌中共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新骨架倍半萜,化合物2,3,5,6,8,9为首次从云南微球菌属Micrococcus sp中分离发现.化合物10~16为首次从马杜拉放线菌属Acti Nomadura sp中分离发现.

展开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年度:

2015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来源学校

《广东药学院》
2015年

站内活动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关于我们

百度学术集成海量学术资源,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快捷的学术服务。在这里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百度云百度翻译

联系我们

合作与服务

期刊合作 图书馆合作 下载产品手册

©2025 Baidu 百度学术声明 使用百度前必读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