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复合静脉与喉罩—七氟醚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对比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骶管复合静脉麻醉与喉罩-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为临床小儿短小手术寻找一种更为安全,合理,有效的麻醉方法. 方法:病例均来自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外科,择期手术(疝气,隐睾,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尿道下裂,阑尾炎)患儿120例,年龄1-5岁,ASAⅠ-Ⅱ级,体重10kg-20kg,其智力和语言发育正常.所有患儿均为上午手术,手术时间1小时左右.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肺,肝,肾疾患,出凝血功能障碍,肥胖,哮喘病史,近期有呼吸道感染,气道反应疾病史和怀疑气道通气困难,有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患儿不纳入研究范围.将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三组(Ⅰ组,Ⅱ组,Ⅲ组),每组40例.患儿入室开放静脉通路后,每组患儿均给予氯胺酮2mmg/kg,咪达唑仑0.06mg/kg,丙泊酚2mg/kg静脉注射,待患儿入睡后,Ⅰ组实施骶管麻醉,给予利多卡因5-8mmg/kg,极量1Omg/kg,骶管注药10-15分钟麻醉充分起效后手术;Ⅱ组置入喉罩,吸人2—3%七氟醚维持麻醉;Ⅲ组实施骶管麻醉后,置人喉罩,吸人2—3%七氟醚维持麻醉.Ⅱ,Ⅲ组按标准量喉罩套囊充气后先进行手控呼吸,观察胸廓运动和用听诊法确定喉罩在正确位置后改用机械正压通气,通气模式为压力控制通气,三组患儿如术中出现体动均追加氯胺酮lmmg/kg;记录麻醉前(T0),切皮前(T1),切皮即刻(T2),切皮后5分钟(T3),切皮后15分钟(T4),切皮后25分钟(T5),术毕(T6)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数值以及氯胺酮的用量,观察术中头部或肢体运动,喉痉挛,术后躁动,恶心,呕吐,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等指标. 结果:三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比例,体重,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儿各时间点的MAP,HR,Sp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患儿麻醉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以及氯胺酮的用量明显多于Ⅱ,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Ⅰ,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儿肢体活动,恶心呕吐,喉痉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静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苏醒时间较长,但是可以明显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2,喉罩-七氟醚麻醉可以缩短苏醒时间,但术后躁动的发生率较高. 3,骶管复合静脉联合喉罩-七氟醚麻醉不但可以缩短苏醒时间,而且术后躁动的发生率低,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年度:
2011
被引量: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辅助模式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