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PPARγ表达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兔动脉粥样硬化(AS)一级预防作用中对血管壁PPAR-γ表达及循环中一氧化氮 (NO),内皮素(ET)的影响. 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4只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AS组),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LS组)和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 (HS组),每组11只.适应性喂养5天后,AS,LS,HS组作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第1天即开始予以下方案喂养:AS组予以高脂饲料120g/d喂 养,LS组予以高脂饲料120g/d+阿托伐他汀2.5mg/d,HS组予以高脂饲料120g/d+阿托伐他汀5.0mg/d;而CON组仅作单侧股动脉 结扎,术后予以普通颗粒饲料120g/d喂养.饲养14周后全部处死.前期(球囊损伤前1天)以及后期(处死前1天)分别作血管超声检查,并采静脉血检测 循环中血脂,NO和ET浓度.处死后获取腹腔干以下2.5cm处的腹主动脉段,HE染色作常规病理分析,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PPAR-γ 在血管壁的表达. 结论.(1)"球囊损伤+高脂饮食"可诱导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形成;(2)AS的形成可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导致其分泌失衡,ET增加,而NO明显降低, 同时PPAR-γ表达适应性增强;(3)阿托伐他汀的干预可进一步增强PPAR-γ的表达,衰减ET升高及NO降低的程度;(4)在"球囊损伤+高脂饮 食"诱导的兔动脉粥样硬化中,PPAR-γ表达与NO,ET有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与调节血管内皮功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
学位级别:
硕士
DOI:
10.7666/d.y1308501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辅助模式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