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阅读量:

88

作者:

李文明

展开

摘要:

肺癌是当今世界各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急剧上升,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肺癌的病死率高达90%。现代医学以手术、放疗、化疗作为三大治疗手段,但治疗总的治愈率低。目前,中晚期肺癌的治疗以中医药为主。对于中晚期肺癌患者来讲,治疗的目标主要是在于改善主要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延长生存期,而不是局限于局部肿瘤的缩小及癌细胞的杀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点在于"带瘤生存"。当前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仍沿用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标准,主要强调瘤体的缩小,癌细胞的杀灭,不能客观地反映中医药治疗的特点。而全国肿瘤学术会议制定的"中草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判断标准"虽然将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纳入评价标准中,但是过于强调症状的消失,缺乏量化标准,不利于交流。因此,急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规范化的、能充分反映中医临床疗效特点,并能广泛地为国内外学者所认可和接受的中医肿瘤疗效评价体系,以综合评价中医药的治疗疗效。目前,诸多学者已经在这一领域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但尚缺乏较为统一规范的疗效判定标准。 本文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对肺癌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及中医药治疗肺癌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近况进行介绍和总结。分析了中医药及中西结合治疗肺癌的疗效特点,同时分析了现行疗效评价标准不适用于中医治疗肺癌疗效评价的原因,通过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国内2000年至2010年公开发行的各种医学期刊进行检索,筛选出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病例报道,选取疗效判定内容资料较详实的文献,共44篇进行分类归纳和统计总结。对其中所涉及的疗效评价指标进行整理、比较和分析,统计出在检索文献的临床研究中用到的8种疗效指标分别是瘤体大小、生存质量、主要症状、生存期、毒副反应、实验室指标、体重、疗效成本比值。 临床研究部分,就东直门医院2009年至2010年诊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超过半数文献用到的,出现频次最多的,临床研究中常用到的4种疗效指标,分别是瘤体大小、生存质量、主要症状及生存期,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与文献临床研究的疗效做对照,试图从中探讨及分析能体现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特点与优势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在稳定瘤体、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符合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点与优势,故认为瘤体稳定率、主要症状、生活质量、生存期均为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

展开

DOI:

CNKI:CDMD:2.1011.118064

被引量:

11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来源学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引用走势

2015
被引量:3

站内活动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关于我们

百度学术集成海量学术资源,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快捷的学术服务。在这里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百度云百度翻译

联系我们

合作与服务

期刊合作 图书馆合作 下载产品手册

©2025 Baidu 百度学术声明 使用百度前必读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