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巯—烯"点击反应的功能化纳米材料制备及翻译后修饰蛋白富集研究

阅读量:

91

作者:

孙丽香

展开

摘要:

作为蛋白组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组的研究备受关注.探索新的分离方法和技术,解决复杂生物体系下低丰度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的分离富集是当前蛋白质组研究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之一.由于"巯-烯"点击化学反应具有所用原料易得,无副产物,操作简单及合成条件温和等特点,已在药物化学,生物科学,色谱固定相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展示了良好前景.在本文中,融合"巯-烯"点击化学,纳米材料及亲和色谱的优势,发展几种新型的功能化纳米复合硅球,并应用于糖基化和磷酸化蛋白质的分离富集研究.本论文内容包括:1.综述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分离富集方法及其研究进展;着重论述基于纳米材料的糖基化和磷酸化蛋白质的分离富集技术研究的现状,难点,应用以及发展;此外,简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2.以自制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为载体,利用"巯-烯"点击和"一锅法"相结合,制得了固定Ti4+的纳米复合硅球.实验通过TEM,FT-IR,XPS等手段对该材料进行表征,并利用紫外吸附实验以及凝胶电泳实验考察了该材料对磷酸化蛋白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分离富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下,Si02-Ti4+材料对磷酸化蛋白的吸附容量(α-酪蛋白(α-casein)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2.27μmol/g)远大于非磷酸化蛋白(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12μmol/g),此外该纳米复合硅球可成功地应用于牛奶实际样中磷酸化蛋白的分离富集.3.利用"巯-烯"点击合成方法,制得了对糖蛋白具有选择性识别的的硼酸功能化纳米复合硅球.通过TEM,FT-IR,BET等手段进行表征,并对其吸附条件进行考察,在最佳的吸附条件下,该纳米复合硅球对糖蛋白的吸附容量(卵清白蛋白(OVA)的最大吸附容量为6.32 μmol/g)明显大于非糖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最大吸附容量为0.83μmol/g),并成功地应用于鸡蛋清实际样中糖蛋白的分离富集.4.以硼酸功能化SiO2纳米粒子为载体,以辣根过氧化酶(HRP)为模板分子,3-丙烯酰胺基苯硼酸(AAPBA)为功能单体,利用多巴胺在碱性条件下的自聚原理,制备了聚多巴胺包覆的蛋白质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得的纳米复合硅球具有良好的核-壳结构,粒径均一且单分散性好等优点.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蛋白具有较强的识别效果,该印迹聚合物对模板蛋白HRP的最大吸附量(Qmax)和印迹因子(α)分别为0.58 μmol/g和2.76,并实现复杂实际样中模板蛋白的选择性富集.

展开

学位级别:

硕士

学位年度:

2015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来源学校

福州大学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关于我们

百度学术集成海量学术资源,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快捷的学术服务。在这里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百度云百度翻译

联系我们

合作与服务

期刊合作 图书馆合作 下载产品手册

©2025 Baidu 百度学术声明 使用百度前必读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