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配伍与药理作用相关性的研究

阅读量:

250

作者:

孙明瑜

展开

摘要:

本课题以方剂的中医临床经验和配伍理论为背景,根据小柴胡汤现代临床运用的主要病种范围和目前比较肯定的药理作用,以探索本方药群配伍与和解少阳功用相关的退热,抗炎,保肝作用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多模型互参,体内与体外相结合,从宏观到微观的多药理作用比较的拆方研究思路,从小柴胡汤分煎与合煎,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方的药效,有效配方的效用机理不同层面上系统考察了小柴胡汤中的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半夏-生姜(和胃止呕),人参-甘草-大枣(益气扶正)三组的配伍药对及其配伍与不同药理作用指标之间的关联性. 论文分两部分.文献部分主要对小柴胡汤的临床与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体上看,小柴胡汤现代临床最多用于各种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胸膜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胃炎,肿瘤等疾病.日本以原方的直接运用为主,国内临床则多为加减运用,且加减运用中多以柴胡黄芩为核心.本方现代药理研究主要涉及到退热,抗炎,免疫调节,镇吐,保肝,利胆作用等方面.实验研究共分三个部分. 实验研究一 小柴胡汤煎合液与合煎液的药效作用 1.小柴胡汤合煎液与分煎合液对LPS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方法:建立SD大鼠LPS(20μg/kg,80μg/kg)发热模型,小柴胡汤分煎合液与合煎液按11g/kg·体重给予大鼠灌胃,造模的同时给药1次,每0.5h测量体温1次,连续观察5.5或8h,绘制各组平均体温变化(△T)曲线,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差异.结果:大鼠注射LPS后多个观察点的体温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O.O5,P0.01);小柴胡汤分煎合液与合煎液二组大鼠体温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O.O5,P0.01);合煎与分煎合液作用于不同剂量LPS诱导的发热模型的体温变化曲线不同.合煎液对20μg/kg LPS致热模型在注射LPS后0.5h即出现退热效应,退热作用持续5h;分煎液在注射LPS后2.5h出现退热效应,退热作用持续2h左右.对80μg/kg LPS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分煎液出现在注射LPS后0.5h,合煎液出现在注射LPS后1h,在注射后8h内合煎液较分煎合液有更多的观察时间点呈现解热作用,并在5,6h的解热作用显著优于分煎液.结论:小柴胡汤合煎液与分煎合液均有显著的解热作用,但小柴胡汤合煎液在解热的显效及持续时间上优于分煎合液. 2. 小柴胡汤合煎液与分煎合液对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影响 方法:小柴胡汤分煎组与合煎组(按11g/kg·体重)给予SD大鼠灌胃,连 WP=4 续给药5天.末次给药后2 h,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50%CCl4橄榄油溶液 2ml/kg 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GPT,GOT,ALP,TBIL活力.结果:小柴胡汤合煎液和分煎液组大鼠血清GPT,GOT,ALP及TBIL含量均明显降低 (P0.01或P0.05);小柴胡汤合煎液和分煎液组间大鼠血清GPT,GOT,ALP以及TBIL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柴胡汤有抗CCl4肝损伤作用,而且其合煎液和分煎液的保肝作用相当. 实验研究二 小柴胡汤药群配伍药效学研究 1. 小柴胡汤药群配伍对LPS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9组:正常对照组(N),模型组(M),小柴胡汤全方组(G),柴芩组(A),姜夏组(B),参草枣组(C),柴芩+姜夏组(D),柴芩+参草枣组(E),姜夏+参草枣组(F).按80μg/kg·体重腹腔注射LPS ,中药各组在腹腔注射的同时,给予小柴胡汤不同药群配方的中药灌胃1次(分别按如下剂量:柴芩3.5g/kg,姜夏3g/kg,参草枣4.5g/kg,柴芩+姜夏6.5g/kg,柴芩+参草枣8g/kg,姜夏+参草枣7.5g/kg,全方11g/kg),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绘制各组平均体温变化(△T)曲线,在此基础上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除姜夏组和参草枣组外,小柴胡汤全方及其他各药群配伍组在多个时间点的大鼠体温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较模型组,除参草枣组外,全方以及其他各药群配伍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方及其他各药群配伍组大鼠血清IL-1β水平有不同程度降低,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柴胡汤全方和其他各药群配方组大鼠血清IL-6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小柴胡汤及其配伍药群组(参草枣组和姜夏组除外)对80μg/kg LPS诱导的发热大鼠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其中解热效度依次为柴芩组全方组柴芩+参草枣组柴芩+姜夏组姜夏+参草枣组.对有效药群配伍的分析表明,柴-芩是小柴胡汤解热作用的主要药味.小柴胡汤及其药群的有效配方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水平,从而抑制内生致热源的释放而阻止体温升高. 2. 小柴胡汤药群配伍对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胸膜炎模型的影响 方法:大鼠胸腔注射0.2ml 1%角叉菜胶诱导SD胸膜炎模型,小柴胡汤及其配伍药群分组及给药剂量同上,连续给药5天,在末次给药后2小时造模,造模12h后检测胸腔渗出液体积,渗出液中白细胞计数,LZM,MPO,TNF-α,IL-1β的含量(活性)以及血清NO,IL-8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伍各组大鼠胸腔渗出液体积,渗出液中白细胞数量,MPO和TNF-α含 WP=5 量以及血清IL-8,NO含量均显著降低(

展开

学位级别:

博士

学位年度:

2003

被引量:

10

通过文献互助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后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相似文献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来源学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年

引用走势

2013
被引量:4

站内活动

辅助模式

0

引用

文献可以批量引用啦~
欢迎点我试用!

关于我们

百度学术集成海量学术资源,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面快捷的学术服务。在这里我们保持学习的态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了解更多>>

友情链接

百度云百度翻译

联系我们

合作与服务

期刊合作 图书馆合作 下载产品手册

©2025 Baidu 百度学术声明 使用百度前必读

引用